现代汉语"被"字句的行为链模式
三宅 登之
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对现代汉语"被"字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。
本文首先对现代汉语中表示被动语态的句式进行了概观性介绍,并确定本文要集中讨论的"被"字句在现代汉语被动语态句式中的地位。
其次,本文对现代汉语"被"字句的结构和语义进行了讨论,并着重对"被"字句谓语动词后的附加成分加以了分析。研究结果显示:"被"字句的谓语一般不能是一个简单的动词,往往需要加上动态助词"了、过"、补语等,句子才能成立。"被"字句作为一种句式,要表达一个被动事件实现之后,受事者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结果。"被"字句的谓语动词后要加附加成分,是有这样的语义动因的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语法观出发,借助行为链模式(action chain)对"被"字句的结构(动词后面的附加成分)和语义(出现新的结果)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圆满的解释。
文章最后还发现,"被"字句和所谓"意义上的被动句"虽然在结构上有所区别,但是从行为链模式的原则来观察这两个句式,可以显示出两者的语义结构有不少共同点,甚至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连续统来研究。